查看原文
其他

「老舍专业户」方旭眼里的北京是什么味?

2018-04-16 大大q同学 呗壳剧场




自编自导自演过四部老舍作品,方旭被大家称为「老舍专业户」了。看今年刚公布的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戏单,发现他改编的第五部老舍作品——《老舍赶集》赫然在列。


他又创作了一部新的老舍小说改编剧。

 

观众问他为什么钟情老舍?他说,「在所有京味作家中,老舍最接地气、不矫情。他笔下的那些人物,就好像我身边的人。」

 

方旭出生于1966年,正是老舍去世的那一年。在一次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一位前辈说,你小子这辈子是为这事儿生的,我认。」




图 / 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提供及来自网络

文 / 大大q同学



舞台上的「老舍专业户」——

60后京片子方旭眼里的北京味是什么?


上一次见到方旭还是在2017年下半年《二马》深圳演出的分享会上,此前我并没有看过他的作品,但是当他走入场地,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他戴着一顶黄色贝雷帽,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瘦,眉毛很独特,因为眉峰靠后使他看上去总是在挑眉,眼睛里聚着一束光,很像北京胡同里走出来的「倔老头」。


实际上他才50出头,演出结束后在微博上被观众@,称他为「老爷子」。方旭打趣地转了:老爷子?我才五十,有那么老吗(后面跟了三个吐舌头的表情)。



 都是缘分 


网上有一段他的资料很有意思:「出生于1966年,1989年毕业于理工大学,2000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头顶略秃,抬头纹较深,属没有青春期直接进入中老年的自来旧型演员。」(「自来旧型演员」,其实是他自个儿说的)


方旭确实是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正是对「北京味儿」的迷恋,促成了他和老舍的「缘分」。

 

他姥姥是个旗人,用方旭的话说「可精彩了」,是个地道北京老太太。他从小就跟着这个精彩的地道北京老太太在四合院里长大,到现在还怀念旧时大杂院的生活,那时人活得敞亮,邻里之间,日子过得不分彼此。

 

这种对北京的痴迷最直接的外化就是,他格外喜欢逛景山、北海、故宫、天坛这些公园,觉得一走进去就莫名地舒畅;而内里那根与老北京剪不断的红线,就容易解释他为什么变成「老舍专业户」了。


方旭在排练《老舍赶集》


早在2007年,第一次在舞台上接触老舍之前,方旭早已通过文字与老舍精神相通。「老舍笔下的人物,都是我身边见过的人。」

 

「我跟老舍的缘分,其实就是跟北京的缘分。」


排练《我这一辈子》完全是出于个人喜好,「向老舍先生致敬」,也是从《我这一辈子》开始,观众认识了老舍作品除了北京人艺以外的其他风格,也认识了方旭。


之后,方旭获得了老舍先生的子女舒乙、舒济的支持,又排练了《猫城记》、《离婚》以及《二马》。「它就是这么个缘分」,方旭又说了一遍。


缘分,缘分,缘分,只有真诚、敞亮,才能赢来缘分。方旭笃信缘分,也是老北京骨子里的真诚、敞亮决定的。


对他来说京味是什么?从他使用的高频词来看,京味就是真诚。真诚是大气,真诚是不欺软又决不怕硬。

 

我从这次新排练《老舍赶集》的意思来看,又自己加上一个:积极,永远向往着美好生活。


■ 《老舍赶集》之《邻居们》造型


 找通向理想生活的路 

 

「老舍赶集」这个名字,来自老舍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赶集」不是逢一四七或二五八到集上去卖两只鸡或买二斗米的意思,是说这本集子里的十几篇东西都是赶出来的。

 

彼时老舍正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兼文学院教授,白天教课,晚上写作。因写文章有了名气,上海刊物增多又大量需求稿件,老舍应下了杂志社的约稿,便赶着写了这些短篇小说。

 

《老舍赶集》的主创见面会上,有观众直接就这个名字向方旭提出质疑,认为老舍当时只是自谦的说法,现在还用似乎不太妥当。

 

方旭的回答很有京味做派,「老舍先生是一个很直接的人,这点从他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就能看出来。大女儿出生在济南就起名为舒济,儿子排行老二所以叫舒乙。可见老舍先生不是爱拐弯儿的人。《赶集》就是他在上课之余,因无法推掉杂志的约稿而写出的一些短篇的合集。我们也是延续了老舍先生的思路,便起名叫了《老舍赶集》,也是想借此名来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敬意。」


■ 《老舍赶集》舞台设计 / 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供图

 

其实这次改编选的六篇小说并不完全出自《赶集》,而是从《赶集》、《樱海集》拾缀来,和着一些散落发布于杂志的篇章。和方旭之前演的老舍短篇小说改编话剧《老舍五则》不太一样,他说这次的六篇虽然独立,内里却有着相似的精神脉络——每个人都希望过上美好的理想生活,然而每个人对于美好的理解不同,为理想而进行的取舍不同。

 

老舍写过很多的生活,正因为对老北京平民生活的深刻描述,他成为了「京味」的代表作家。京味是什么?在老舍的小说里,京味就是对生活的热爱。那么我合理地推断,与他精神契合的方旭,心底里也是非常热爱生活的。像这次《老舍赶集》,方旭就说「我也在找通向理想生活的路。」


■ 方旭在微博上po的生活照,除了排练,他还喜欢练书法和到处逛逛


但老舍的小说向来难以舞台化,这点从媒体对方旭这个「老舍专业户」的评价上也可以佐证。方旭成为「老舍专业户」以后,媒体夸奖他时总要说上一句「老舍小说难改」,以此突出他的创造性来。

 

老舍的小说为什么难改?就是因为他写小说很朴实,没有什么跌宕的情节,他塑造得最多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对生活很热爱,所以无论什么生活方式,无论什么好坏,他都忠实地记录下来。

 

戏剧是需要有张力的,你要让平淡朴实的生活带上戏剧的京味,要花一番苦功。而方旭既然已经把「老舍专业户」和「京味话剧」的招牌立了起来,必须要迎难而上。这迎难而上是我加的,创作者想必不会把它当作一个要克服的困难,虽然它确乎是一个要跨过去的坎。

 

老舍的人写得很好,他爱人,他活脱脱是一个对人类饶有兴趣的人类学研究学者,把一个个人,无论好坏地描摹下来。这个学者还必须是北京籍的,对自己的故土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着深刻的好奇。同为创作者的方旭此心类同。


■ 方旭创作的第一部老舍小说改编剧——《我这一辈子》剧照 / 摄影©李晏


 带观众玩儿 

 

使一个个人本身具有戏剧张力有多难,从出发点来看,方旭是不管的。因为他骨子里有一份北京人的幽默,他觉得这些人好玩,熟悉,亲切,是他小时候也见过的人,那他绝对不忍将他们埋没,这才是他关注的。

 

他要把他们的好玩告诉大家。对于一个创作者,这种「告诉大家」的心态和行动,本身也是谋求「好玩」的一部分。

 

方旭也务必要遵循老舍的路子,发展出「好玩」的舞台表现方式。他做的第一部戏《我这一辈子》,你看他是怎么玩的?

 

他做成了独角戏!


■ 方旭创作的第一部老舍小说改编剧——《我这一辈子》剧照 / 摄影©李晏 


戏中他所饰演的巡警这个角色跨度很大,要从十几岁的学徒演到二十几岁成家立业,到三四十岁开始当巡警,五十多岁儿子病死,直到最后被冻死、饿死在街头。


当时他做这个戏是为了参加东城区的国际独角戏戏剧节,不知道怎的就想到《我这一辈子》这个小说适合。要知道连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听说了这个想法都感到惊讶。可是最后舒乙先生看到了方旭的演出大受感动,说他真是懂老舍的人,还亲自给《我这一辈子》题名,建议方旭排出老舍的另一部小说——《猫城记》。这才有了后面几部奠定了「老舍专业户」名声的作品。


这100多分钟里,方旭一个人演完了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一辈子。没有对戏的演员,他找到了新的交流对象——观众。


他进入角色,将自己的经历向大家告说,于是就在剧场里直接和观众对话。他盯着观众的眼睛演戏,有的观众躲闪,他就找另一个,「我总能找到一个愿意跟我交流的人。那种和观众心与心之间碰撞出的火花,最让我上瘾。」


过了几年,还有记忆深刻的观众再遇方旭,对他说当年在蓬蒿剧场看《我这一辈子》的演出,「您的汗珠都滴在我脸上啦!」


他把这种真诚交流的东西从老舍的小说里挖了出来并表达,自己本人也对戏剧有了更深刻的触觉。


■ 方旭创作的第一部老舍小说改编剧——《我这一辈子》剧照 / 摄影©李晏


《猫城记》和《离婚》又是怎么做的?他简化了原著中的人物;《猫城记》辅以面具和戏曲,《离婚》中他和另一名仅有的演员不断交错着身份。

 

观众觉得好玩,说台上的紧绷的一束束弦还有「命若琴弦」的味道。方旭的目的达到了,他也明确自己做戏的方向:「戏剧就是带观众玩。」不是奔着成为艺术家、大师去,就是单纯带观众玩。

 

去年的来演出的《二马》他用了全男班演出,总有人问全男班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内涵?他就说这样更好玩。他选来「反串」的饰演温都母女的两个演员:刘欣然和苏小玎,一个是辞职下海的票友,正乙祠的男旦;一个是曾在电视剧《胭脂》中有出色表演、钢琴十级。

 

这回《老舍赶集》延续全男班,这两位依然加盟其中,还是有观众问他为什么用全男班,方旭更正式地回答了一下,「全男班的方式可以增强全剧的扮演感,让演员和角色之间多一层评判和审视,让表演更加丰富,整个戏的游戏感更强,更好玩。」


■ 全男班演出的《二马》剧照 / 摄影©李晏

 

 一个猜测:「老舍赶集」怎么玩儿?


用全男班是有风险的,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变成故意丑化,但两位演员演得十分出色,举止动作不是故意学女性,是从角色本身带出来的。演得好,仰仗人物张力的老舍小说改编剧,才能呈现出京味来。

 

但这次的《老舍赶集》说实话我还是觉得有些忐忑,不知道要怎样改才能延续住京味。

 

毕竟《老舍赶集》里面有很多个人,他们甚至都不是一个故事里的人,而是六个故事里的。老舍写的中篇、长篇里,有完整的情节支撑,人物已经各型各色,这样都对舞台化提出了挑战,更别提六个短篇合在一起了。每个人都太过鲜活,更难圆融表现。

 

方旭要怎么改?

 

《黑白李》说的是一对弟兄,一个要闯荡世界,一个要固守兄友弟恭的纲常,哪知哥哥是真的爱弟弟,弟弟却没有闯荡世界的胸怀。

 

兄友弟恭,伦理纲常,好像太古了。

 

《话剧观众须知二十则》写在中国话剧最初诞生的时期,列出了二十条观众剧场陋习,「反讽」到观众必须遵守。

 

今天观众话剧看了不少,素质也进步多了,这个「反讽」还有力度吗?

 

《创造病》讲述的是三十年代一对一个月仅有一百多块收入的小夫妻为创造好的生活品质,大力追求物质,结果把自己创造出心病来了。

 

现在的小夫妻挣的可比那时多多了,创造病会不会也分时代?

 

《牺牲》说一个海归博士空虚的精神生活。

 

嗯,海归博士如今没那么金贵了。

 

《邻居们》:隔壁家孩子偷花忍了,偷自己种了几年才结出来的葡萄也忍了,他们来把自己的花草踩平了,还能忍吗?

 

现在的人们都住楼房了,也不种花了。

 

《我的理想家庭》谈的是老舍的梦想生活,今天讨论是否还有意义?

 

乍一看之下,很难改。

 

然而换一个角度一想,全是切中时弊的,很有改的必要。


■ 《老舍赶集》舞台设计 / 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供图

 

今天虽然没有了三纲五常,但兄弟不和家庭不睦的新闻仍层出不穷,家庭照见的大世界仍然是核心议题;


话剧观众素质是进步了,以前的陋习没有了,但是有了新的陋习


小夫妻挣得多了,但为了改善生活,月光族仍然是主力


海归博士变多了,精神空虚问题更普遍


今天大家不住大杂院也不种花了,但为了省钱选择合租的年轻人发生龃龉,心里的九曲十八弯比《邻居们》过犹不及


老舍的《我的理想家庭》,「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现在年轻人的理想家庭首先猫狗双全,倒是可以爱猫的老舍跨时空交流


■ 《老舍赶集》舞台设计 / 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供图


我有了个大胆的揣度,也许借由《老舍赶集》,方旭可以再度和观众交流,展开对话:什么是北京味?今天的北京还有北京味儿吗?

 

对于亲历过老北京生活的60后老炮方旭来说,话剧是京味文化的一部分,「看到如今那些北京的话剧演员没有京味了,我心里觉得特别难受。」他自己做起戏来,很高兴能发挥京味的魅力,很高兴能和观众敞亮地说话。

 

在朋友圈,我问那些奋斗在北京的朋友:什么是北京味?今天的北京还有北京味吗?

 

朋友答:今天的北京是雾霾味的,送一斤风沙,两斤杨絮。

 

那么,大家觉得今天的京味儿是什么?欢迎来和我们聊一聊。


 ■ 《老舍赶集》演员苏小玎(左)、秦枫(右)


参考资料:

[1] 赵晓兰. 方旭:我与老舍的神交. 环球人物网, 2016.



—— 话题征集 ——



在《话说「京味」》一书里,学者赵园提出,所谓「京味」,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流派,或以北京题材为决定因素,而是有着共通的风格。

 

赵园认为,「京味小说」的特点之一是平民精神以及俗文化趣味,它表现为「笔墨间的亲切、体贴,作为底子的,是作者的人生态度,那是一种与世俗人生认同的态度」,也是人之于人的人生价值认识的平等感与亲切感,这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的启蒙姿态大相径庭。


曾经、现在或一直在北京生活、学习、工作的你,觉得什么是北京味?你看过京味话剧吗?今天的北京味是什么?

 

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格式如 #曾经 北京学习+你想说的


*留言后,将此篇图文转发到朋友圈并截图给后台,有机会获取《老舍赶集》北京站5月18日观摩场演出门票(共两张,抽取两人),4月20日留言区开奖



—— 演出信息 ——



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出品

话剧《老舍赶集》


 上海站 

演出时间:2018.05.05-05.06

演出地点:艺海剧院

演出票价:80-580元


 北京站 

演出时间:2018.05.19

演出地点: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

演出票价:180-680元



|        你   可   能   对   以   下   内   容   感   兴   趣        |




淘宝购票:搜索「呗壳剧场」

微信购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